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21年以來,國家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實施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以下簡稱“雙化協同”)行動計劃,以推動數字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綠色化轉型。圍繞上述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從頂層設計、制度建設、場景應用、要素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一系列成效。
近日,在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的指導下,雙化協同發展監測課題組編制的《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報告(2024)》(簡稱《報告》)正式發布,深入分析2023年以來我國雙化協同呈現的新特點、新趨勢,為政府施策、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雙化協同縱深推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隨后,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
當前,重點領域雙化協同實施路徑已逐漸清晰。如在能源化工領域,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助力油氣綠色低碳開發利用、以數字化智能化用能加快能源消費環節節能提效等重點任務。此外,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發揮數字技術在提高資源效率、環境效益、管理效能等方面的賦能作用,加速生產方式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
《報告》指出,當前雙化協同要素保障逐漸加強。一是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23年,我國雙化協同領域授權專利2.9萬件,同比增長22%。2016—2023年,我國碳排放監測、碳足跡領域有效專利年均增長幅度為57.5%、21.8%。二是數據基礎不斷夯實。雙化協同能將數據作為新生產要素投入碳減排領域,通過算法驅動,精準快速識別有效需求,降低資源消耗,推動傳統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實現全鏈條清潔化、節能化改造。如山東通過打造全省生態環境智能感知“一張圖”,每天采集、審核自動監測數據137萬條,點位聯網率超90%,數據有效率達95%以上,匯聚410億條生態環境數據,充分釋放環境領域數據價值。
重點領域成效明顯
伴隨雙化協同工作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的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也進一步提高。
一是多領域加速覆蓋。數字賦能領域從電力、有色、石油化工等重點碳排放行業,加速向能源供給與利用、工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治理等多領域覆蓋。二是全產業鏈協同提升。從龍頭企業內部擴展到產業鏈上下游,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滿足上下游企業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測算、碳排放分析、碳信息披露等需求,推動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三是多環節拓展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轉型從單一環節向多環節轉變。
《報告》提到,數字技術在賦能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中擔綱主力。一是推動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80%資源環境影響取決于設計階段,仿真模擬、數字孿生等技術在實現產品輕量化、低碳化、循環化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推動生產制造節能降耗。通過智能排產調度、產線柔性配置、數智精益管理、數字化能碳管理等,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能力。如中德工業園區通過能碳管控解決方案,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助力園區實現能源流、數據流、信息流、碳追溯流“四流合一”,實現能源綜合利用效率超80%,年均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三是推動綠色倉儲物流發展。通過貨物碼放、調撥、配送等環節自動化,提高倉儲利用率和物料運輸效率。
未來亟須“五個注重”
《報告》認為,未來雙化協同應從五方面加快推進。
一是注重創新驅動,強化雙化協同技術支撐能力。要推動雙化協同技術創新研發和應用,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優化重大專項、研發計劃等支持方向,圍繞數字化能碳管理、環境數字化監測治理等方向,加快突破核心技術。
二是注重集約高效,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要強化信息基礎設施統籌布局,加快推動液冷技術、算電協同等新技術新模式應用落地,持續提升電能、水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圍繞設計、生產、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環節,推廣應用綠色技術,實現產品低功耗、智能化、循環化轉型升級。
三是注重融合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轉型。深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發揮人工智能的廣泛賦能性,加快能源、工業、交通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經濟、綠色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部署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轉型。
四是注重因地制宜,推動優勢發揮和集群發展。要鼓勵引導各地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積極打造特色產業和功能優勢,在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利用數智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綠色智慧園區建設、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創新等方面,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五是注重開放共享,深化雙化協同國際交流合作。堅持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拓展雙化協同領域多雙邊對話合作,促進政策溝通、科技交流、項目合作,廣泛凝聚發展共識,及時提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
作為智慧“天眼”,近年來北斗系統不斷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從探索宇宙的導航技術,蛻變成能源安全的數據底座。從單一應用到賦能全產業鏈,北斗系統的應用邊界不斷拓展,為油氣等各行各業...
近日,記者從工信部官網獲悉,為落實《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工信部決定成立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專家委員會。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5年第53號公告,由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73)歸口管理、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牽頭起草的《制造業...
12月23日,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管道腐蝕防護與服役安全分中心在上海市黃浦區揭牌成立。該分中心由國家管網西氣東輸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學聯合建設,是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在油氣管道領域規劃...
12月1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以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為主要方向打造自主可控、系統完備、先進安全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