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期,作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我國化工園區已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建設模式,并且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級規模的大型綜合性石油化工園區。
在當前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下,通過系統產業調研總結前一階段化工園區的發展經驗與成果,梳理教訓和不足,順應建設世界石油和化工強國的百年新征程,思考探索打造世界一流石化基地新命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正是基于這樣的出發點,《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及《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社有限公司舉旗聚力,發揮行業媒體平臺作用,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下,從2022年開始廣泛聯合相關專家力量,發起組織了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主題調研活動。
調研組深入走訪了我國各個經濟帶上重點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圍繞產業鏈規劃建設、結構調整、節能降碳、智慧化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和考察,全面、系統地掌握了各個經濟帶上石化基地、化工園區建設發展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地化工產業如何轉入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思考,并采訪了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相關專家。這些都被收錄進《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主題調研報告》,供大家分享。
石化基地及化工園區總體情況分析
此次調研從2022年8月至今年上半年,歷時近兩年,行程遍及山東、遼寧、浙江、江蘇、重慶、四川、上海、新疆、內蒙古、寧夏、陜西、河北、福建等10多個省份,走訪了30多家園區和產業基地,70余家企業。調研組通過現場考察、座談交流、問卷調查、閉門研討等形式,對各基地和園區的發展現狀、建設成就、典型與經驗等進行了盤點與挖掘,同時廣泛收集各基地和企業的意見建議反饋等??傮w上看,我國石化基地建設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石化基地和石化園區在產業集聚、產業鏈協同、資源節約和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七大石化基地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二十大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為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化工第一大國,石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石化企業集約化、一體化發展已成方向。必須大幅度提高我國石化產業集中度,實現規模化、基地化布局,增強企業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市場抗風險能力,推動石化產業由大到強,從根本上推進產業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2014年6月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石化產業科學布局和集約發展,特別指出未來國家石化產業布局必須嚴格按照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執行。隨即,國家發改委授權印發了《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提出將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建設上海漕涇、浙江寧波、廣東惠州、福建古雷、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云港七大世界級石化基地。
此后,七大基地建設不斷提速,大連長興島、廣東惠州、浙江寧波等石化基地建設率先突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早期收獲。其中,恒力年產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在大連長興島建成投產,不僅是中國煉油行業對民營企業開放的第一個大型煉化項目,也是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中第一個建成投產的大型煉化項目;連云港基地總投資逾千億元的盛虹集團年產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22年全面建成投產;中國海油惠煉二期年產1000萬噸煉油項目和中海殼牌化工二期項目——第二套乙烯裂解裝置及其衍生品裝置在2018年投產,同時有包括投資100億美元的??松梨诨葜莼ぞC合體項目等多個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廣東惠州。
根據早先的規劃,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煉油、乙烯、芳烴產能將分別占全國總產能的40%、50%和60%,從而大幅度提高我國石化產業集中度,實現規?;?、基地化布局,增強企業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和市場抗風險能力,推動石化產業由大到強,從根本上推進產業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但七大石化基地中也有部分建設明顯滯后,各基地間發展不均衡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明顯。而與此同時,在國家七大石化基地之外,沿海以浙江舟山、天津南港、山東東營、北部灣區(湛江、茂名、北海、欽州)、遼寧盤錦、廣東揭陽、海南楊浦等為代表的新興石化基地近年來也在強勢崛起,成為石化黃金海岸線的新銳力量。這些新興石化基地正在試圖蓄積能量、后發趕超,成為吸納國內外高端石化產業資本和項目的新洼地、新引擎。比如,舟山基地內的浙江石化年產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已經順利投產,形成加工年產4000萬噸煉油、年產1180萬噸芳烴、年產420萬噸乙烯處理能力的世界級煉化一體化基地。
化工園區進入高質量發展關鍵期
與此同時,東北、西北、西南、華中等傳統油氣、煤炭基地,長期以來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油氣煤資源本地消化和加工利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已提出,統籌區域資源供給、環境容量、產業基礎等因素,結合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以及大型煤炭基地開發,按照生態優先、有序開發、規范發展、總量控制的要求,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采取產業園區化、裝置大型化、產品多元化的方式,以石油化工產品能力補充為重點,規劃布局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
如今,我國東部沿海已形成以國家布局的“七大石化基地”和煉化一體化產業鏈為主的石化基地和化工園區,西北煤炭資源富集區域已形成國家布局的“四大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為主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其他沿江、沿海和內陸地區還分布著一批經各省區市規范認定的專業石化基地和園區,其規模集中度、產業鏈協同以及整體管理水平都明顯提升。目前,國內眾多石化基地和化工園區正在探索一條“產業集群化、管理智慧化、發展綠色化、產品高端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石化基地及化工園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地化、園區化和煉化一體化與產業集群化是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可借鑒的做法與經驗。依托現有園區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這是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成功實踐。目前,國內各石化基地和園區都在加大智慧園區試點示范和綠色園區建設力度,深入推進新興工業化產業示范和循環化改造示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化工基地在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短板與瓶頸制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政策法規不完善,缺少統一的標準體系
近年來,我國石化基地和園區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推進。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生態環境部以及石化聯合會等均出臺了各種標準、導則、規范等,并對各種園區評定提出了要求。但有不少園區負責人反映,各部委對產業基地和園區的評價標準不一,有些甚至有沖突,讓基地和園區在發展中感到無所適從。不少園區的負責人呼吁,產業基地和園區的標準化體系建設亟待完善,急須加強頂層設計。
二是布局要進一步優化,管理要因地制宜。
全國化工園區的布局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園區與園區之間的差異化還需要優化,協同區域經濟布局培育現代石化產業集群的力度還需加大,東部與西部園區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規模、尤其是管理水平的差距還十分明顯。在具體實踐中,對園區管理不能一刀切,而應該切一刀。應該因地制宜,對園區要分地區、分時期進行有差別的差異化管理。地方工業經濟發展要有長遠布局的規劃思路,要把提升產業能級、優化空間布局進行綜合考慮。
三是運營模式有待完善,安全環保綠色發展需要支持。
園區內產品鏈的補鏈強鏈以及產業鏈協同還需要強化,化工園區在產業鏈協同、能源互供、“三廢”集中處置以及應急管理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園區運營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綠色發展需要很多配套工作,比如碳中和碳交換、碳交易等的配套服務,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等,需要多方配合支持。
四是高端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創新需要更多鼓勵。
原始創新、規模集中度等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從創新的角度看,一些新技術產品因不在目錄難以入園,同時存在園區中試基地建設運營、新項目難以審批等問題,園區內企業的創新需要更多鼓勵支持。另外,石化企業的入園率雖然高于50%,但還有大量企業在園外,石化企業入園標準不統一。尤其是2023年企業效益普遍不佳,更需要園區的支持、配合。
石化基地及化工園區布局情況
化工園區進入提質升級、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
作為石化產業基地的重要組成,化工園區是現代化學產業為適應原料或資源轉換,順應集約化、大型化、最優化、效益最大化和經營國際化發展趨勢的產物。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化工園區“十四五”規劃指南及2035中長期發展展望》中提出,要重點打造環渤海灣石化產業集群、杭州灣石化產業集群、泛大灣區石化產業集群、海西石化產業集群,能源金三角現煤化工產業集群等五大石化產業集群。這五大產業集群將集中我國未來石油化工的大型項目,同時也涵蓋了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在五大產業集群之下,還提出了打造18家重點沿海石化基地、18家重點內陸石化基地和30家重點發展的專業化工園區以及4家全國重點發展的煤化工基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榆林能源化工基地、鄂爾多斯能源化工基地、準東能源化工基地)。
近年來,我國化工園區建設在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目前已進入了提質升級、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對整個石油和化工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向高端化、差異化、綠色化發展,起到了強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為完成“十四五”總體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化工園區與產業基地的發展緊密相連,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演進階段:
1992年,產業園區開始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寧波大榭開發區、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等大批以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園區應運而生。其中,1996年設立的上海化工園區標志著產業集聚、安全環保一體化、配套工程的專業化工園區的誕生。
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化工產業需求急速增長,各地利用優勢條件,引入了大量新建化工項目,設立了眾多化工園區。在我國化工產業的巨大需求和政府進區入園的政策推動下,此階段化工園區的建設數量和發展速度空前躍升,涌現出一批產業特色突出、市場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大的化工園區,實現了從產業開發向產業集聚邁進,但同時也暴露出規劃布局不合理、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各地園區發展水平不均衡,導致東南沿海地區的化工園區用地逐漸趨于飽和、中西部地區的化工園區卻招商引資困難等問題出現。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77號),要求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必須進入園區,現有生產企業也要有計劃地遷入化工集中區域和化工園區。截至2021年底,我國化工企業入園率已超過50%。鑒于化工園區數量急劇增加,部分園區發展水平良莠不齊,時有生產事故發生,特別是天津濱海新區“8·12”爆炸事故發生后,政府對化工園區的安全監管達到空前力度。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要求明確化工園區的認定條件、建設標準和管理辦法,有序推進化工園區的產業整頓、轉型發展和安全管理,化工園區發展進入提質增效新階段。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六部委印發《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進一步推進了各地化工園區認定、評價和風險分級管控等工作。
按產值統計,目前石化產業的入園率高于50%,化工園區在產業鏈協同、能源互供、“三廢”集中處置以及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效果顯著,預計到2025年,化工園區產值將占行業總產值70%以上。同時,經編寫組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認定公布的化工園區已經超過700家。
已認定化工園區數量超700家
截至2024年4月,在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除去未納入統計的地區(上海、廣東、西藏、臺灣、香港、澳門),全國現有公布認定化工園區和擬認定正在公示期的化工園區共計681家。
上海、廣東均是化工重點集聚區。上海市經信委牽頭起草了《上海市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征求意見版)》,并于2024年1月公示。盡管上海還未公布認定化工園區名單,但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全國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綠色化工園區、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成為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同理,廣東也還未公布認定園區名單。綜上所計,我國化工園區數量已經超過700家。
目前,各省的認定和新建化工園區工作也并未停止。比如,內蒙古2024年4月公布了擬認定的第四批化工園區,貴州則在2024年3月認定新建化工園區水城化工園區。
隨著化企入園、新建危化項目入園區等工作的推進,化工園區產業承載地位的提升,各地以化工園區為抓手,更加重視化工園區規劃、布局工作,園區對戰略定位、產業布局的引領能力顯著提升。一方面是化工園區更加重視自身的產業規劃、總體布局的研究編制工作,不少園區選擇知名“國家隊”,根據自身資源、市場稟賦進行更科學、更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另一方面,各省、市、區在制訂本地的產業發展規劃時,更多地考慮了化工園區的承載能力,引導各園區差異化發展,引導優勢資源向更配套、更完善的園區傾斜,從而促進本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合理、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從化工園區的產業規模來看,全國已形成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值超過千億元的超大型園區21家;產值在500億~1000億元的大型園區43家,化工園區作為行業發展主戰場的規模化效應正在進一步提升。
山東等8個地區化工園區數量超30家
從統計的各省情況來看,傳統化工大省山東、浙江、湖北的園區數量穩居前三,尤其是山東,以85家化工園區的數量遠遠高于其他省市,這也和山東省規劃一致?!渡綎|省化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旗幟鮮明地提出,到2025年,全省化工產業規模保持全國首位,基本建成化工強省,在國內率先形成現代化工產業體系,建設世界級綠色化工產業集群。
從分布來看,化工園區高于30家的有河北、內蒙古、遼寧、安徽、河南、湖北、浙江、山東8個地區,其中河北、遼寧、浙江、山東屬沿海地區,內蒙古、湖北、河南則屬資源豐富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江蘇地區化工園區數量盡管不占優勢,但在近5年的化工園區30強評選中,前10強園區江蘇可占到三成席位。30強園區代表了國內化工園區發展的先進水平。
據了解,近年來,各省越來越重視規范化工園區的建設與管理,認識到化工園區是石化化工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是延伸發展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平臺。從近5年我國化工園區30強銷售收入增加情況也可看出,化工園區30強銷售收入增加了55%。僅前30強園區的營收就超過行業總營收的五分之一。
各省化工園區數量
推進石化基地及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標準,加大支持力度。國家宏觀決策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標準,加快標準化體系建設;各地要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發揮地方政府,特別是行業組織的作用;勇于擔責,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推進綠色金融、綠色信貸,加大對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支持力度。
二要夯實管理基礎,強化主體責任,服務地方經濟。各產業基地和園區要不斷提高管理服務能力,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促進產業基地和化工園區規范化運行;各產業基地和園區在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好產業承接環境評價體系,從自然資源、地理區位、環境容量、經濟基礎、經濟結構、市場容量、環境風險等多個指標進行綜合考量,助力企業,服務地方經濟。尤其是各大石化基地和園區都要積極應對“碳達峰碳中和”,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主動研究并幫助企業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堅持先立后破,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
三要加強合作,鼓勵區域協同發展。各地應認真研究,結合產業基地自身的實際,特別是區域內的企業情況、產業鏈協同和產品結構、管理現狀,研究制定建設方案,實現因地制宜、區域互補,高起點、高標準推動石化基地建設發展。更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其中,要結合石化基地的產業特點,統籌考慮石化基地內企業生產運行所需的水、電、汽、風、能源、儲運等,合理布局公用工程、輔助設施和物流系統,以最大程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充分體現石化基地的集聚優勢。
四要強化創新驅動,提升基地和園區競爭實力。加快集聚各類創新資源,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鼓勵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和產業技術聯盟,構建協同創新機制。
五要建設好公共創新平臺、中試基地等研發設施。充分發揮園區內骨干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
六要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的特點。讓智慧化工園區不僅成為改造提升傳統石化產業的重要支點,而且成為助推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主題調研報告》由《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社有限公司出品,本文內容由陳葳、劉雅文、楊曉宇撰寫。)
近年來,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深入貫徹落實“南北轉型”戰略要求,緊扣“聚焦發展、聚力轉型”工作主線,大力推進園區調整轉型,經濟發展韌性顯現。近日,在談到明年工作規劃時,碳谷綠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
“這個甲醇儲罐出料口管道未設置介質流向標識”“動力車間氮氣儲罐安全閥手閥未鉛封”“倉庫內一袋輕質碳酸鈉包裝破損,物料散落至地面未清理……”日前,泰興經濟開發區涂料企業迎來一次特殊的安全檢查。
“碳氫制冷劑項目、有機硅膠項目、醋酸纖維素項目……”12月10日,位于灌南縣的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與6家客商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102億元,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細分領域。這些項目的落地將持續提升園區...
近日,湖北省安委會辦公室發布公告,宜昌市遠安化工園區被認定為較低安全風險等級(D級),標志著宜昌市6個化工園區全部完成D級園區創建,在全省率先完成轄區內所有化工園區“創D”任務,較應急管理部要求提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