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全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系列榜單在黑龍江哈爾濱揭曉,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和科技)開發的“JECO智慧節能系統及應用”案例,入選“全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典型案例”。今年5月,工信部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向社會公示,嘉和科技開發的高溫濃硫酸泵優于Ⅰ級能效成功入圍。
作為國內領先的特種工業泵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嘉和科技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硫磷化工、有色冶煉等領域特泵行業深耕近30年,圍繞解決化工機泵效率低、能耗高的行業難題不斷開展技術攻關,開發30余系列、1000多個規格的特種工業泵,致力于為化工行業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特種工業泵產品和智慧節能技術服務,走出了一條高端泵裝備制造國產化的自主創新之路。
嘉和科技昆明總部鳥瞰圖
創業初心錨定“以國代進”
30多年前,嘉和科技董事長洪文燦在昆明創業之初,從機電產品經營貿易做起。
“這些價值不菲的進口機泵產品我們可否自主生產呢?”經過深思熟慮,與“泵”結緣的洪文燦大膽決策——將公司由貿易商轉型為生產商,轉型制造特種工業泵以替代進口。1998年,昆明嘉和泵業有限公司成立,率先在云南建立西南地區最大的特種工業泵專業研發、生產基地,主要生產高溫硫酸泵,成為國內最早開展特種泵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的民營企業之一。
短短幾年間,嘉和科技步入快速發展賽道。1999年被評為云南省民營百強企業;2006年建設年產6000臺套特泵生產基地;2007年遷入新基地——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實現特泵及其配套產品機電一體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
2016年,嘉和科技提出“一體兩翼”即以做中國最優秀的特泵提供商為主體,工業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和工業節能整體解決方案為兩翼的發展戰略,并與西門子戰略合作開展智能化工廠建設,為客戶提供工業節能服務整體解決方案。
地處陜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處的榆林,煤、油、氣、鹽等能源資源富集,是全國第一個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我國四大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之一?;诋數氐馁Y源稟賦、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等原因,嘉和科技調整戰略布局,2020年在榆橫工業區注冊成立陜西嘉和公司,圍繞能源化工配套發展裝備制造業,打造中國西部能化裝備產業基地。
不管企業走得多快多遠,嘉和人一直以來銘記“以國代進”的初心,始終把國家急需的高端關鍵用泵作為研發方向。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目前嘉和科技形成了定制化高效智能泵、智慧節能和智慧運維3大核心業務板塊,以工業互聯網賦能能源管理及設備管理,為客戶提供集能源運行監測、能耗統計、能效分析、能耗診斷、碳排管理、設備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狀態監測、智慧能源管理及智慧運維管理服務,成為中石油、中石化百佳供應商,國內硫磷化工行業高端品牌特泵提供商。
近年來,公司先后榮獲云南省民營百強企業、云南最具成長性民營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云南省創新型企業、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稱號,“嘉和”商標獲評中國馳名商標、云南省著名商標。
國家泵類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特種泵研究中心在嘉和科技揭牌成立
“工業心臟”樹立民族品牌
機泵作為關鍵的通用流體機械設備,在工業領域廣泛應用,被稱為“工業心臟”。其中,特種工業泵是一種輸送易燃易爆、高低溫、高低壓、耐腐耐磨等復雜苛刻工況介質的特種增壓設備,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有色冶煉、發電、海洋及環保工程等領域。盡管中國特種工業泵行業發展較晚,但近年來隨著制造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特種工業泵產品在種類、性能和質量等方面與國外差距越來越小。
長期以來,我國機泵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公司通過加大科研投入,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國產化替代,逐步擺脫對進口技術的依賴。洪文燦認為,這不僅可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也可以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成立不久的嘉和科技攜手中國科學院沈陽金屬研究所攻關研發高溫濃硫酸泵。經過艱辛努力,公司終于開發生產第一臺高溫濃硫酸泵,與世界綜合實力第一的美國路易斯泵公司同臺競標并成功中標云南某磷肥企業。在硫酸行業,嘉和科技特種工業泵市場占有率達到70%,引起了美國路易斯泵公司的關注。2013年,路易斯團隊通過跨國并購代表來到昆明,提出收購嘉和的意向,被婉然拒絕。
近年來,從硫酸行業特種工業泵起家的嘉和科技堅持自主創新,逐漸開發成功磷復肥、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業特種工業泵系列產品,為客戶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業績單:從1998年第一臺高溫硫酸液下泵JHB400-30在年產33萬噸硫酸裝置成功運用,到2014年JHG低溫位熱能回收循環酸泵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從2004年大型高溫濃硫酸液下泵JHB1400-22替代進口在年產30萬噸銅冶煉項目投用填補國產化空白,到2010年第一臺低溫位熱能回收循環酸泵JHG1823-19在年產80萬噸硫黃制酸裝置應用填補國內空白;從2010年國內最大規格OH2型泵JHE400-8728在國內首個LUMMUS硫酸烷基化項目成功運行,到全球最大流量的濃硫酸液下泵JHB2300-24在年產70萬噸硫酸裝置應用,嘉和科技在特種工業泵的賽道上走出了一條國產化的自主創新之路,目前已形成30余系列、1000多個規格的特種工業泵產品譜系。其中5個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7個產品獲云南省重點新產品。
這些特種工業泵主要包括硫酸行業的大型高溫濃硫酸液下泵,磷化工耐腐蝕耐磨蝕泵、軸流泵,石油化工脫硝脫硫泵、烷基化裝置酸循環泵、烴循環泵,以及煤化工行業的低壓煤漿泵、加氫進料泵等。
在石油化工領域,嘉和科技以烷基化裝置國產泵500余臺套的優異成績,實現關鍵泵國產化替代,烷基化裝置國產泵居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裝置也擁有多項業績,成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企業的重點合作伙伴。比如,嘉和科技為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提供了覆蓋19個裝置約400臺套特種工業泵產品;大型BB2泵應用在中石油年產35萬噸烷基化裝置,碳酸鹽泵JHBD(BB2)在乙二醇裝置應用實現國產化替代等。2021年4月,嘉和科技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評為中國煉油與石化產業裝備國產化典型企業。
嘉和科技BB5多級離心特種工業泵在某石化企業應用現場
創新驅動產學研合作
特種工業泵系列產品廣受業內好評的背后,是嘉和科技多年來一貫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結果,企業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今年,由國家泵類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與共建的國家泵類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特種泵研究中心在云南昆明揭牌成立。該中心由嘉和科技負責日常運營管理,將致力于泵類產品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化推廣及質量檢驗等,全力攻克行業技術難題、突破技術瓶頸,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嚴格、科學、準確的全方位技術支持及質量檢驗檢測保障,樹立泵類行業標桿,加快產業化示范推廣和專業化服務。
此外,嘉和科技與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機泵智慧節能系統及應用”項目,在陜西榆林通過石化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成果圍繞機泵系統節能關鍵技術難題提出了系統解決方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泵機組節能的核心單元,智慧節能系統(JECO)主要包括定制化高效泵、高效控制系統(JHES智能節電)、高效驅動系統、智慧能源管理及智能狀態監測平臺4個方面,采用流體機械水力優化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性形成集設備節能、機組用電質量優化、機組運行過程控制、數字化能源管理和運行狀態監測為一體的智慧節能系統解決方案,實現最高運行效率及最優工藝匹配要求,達到節能效果。
泵是通用機械行業中耗電量最大的產品之一。嘉和科技聯合昆明理工大學、西門子等科研單位經過多年攻關研發的智能節電(JHES)系統,是一種結合先進節電技術及智能電控算法的智能節電產品。該設備采用“六合一”技術實現“源頭節電”,可有效提高功率因數、減少無功損耗、節約電耗、提升電能質量、促進設備長周期穩定運行,可適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硫磷化工、電力、鋼鐵、礦山等行業,綜合節電率達5%—30%。
這種離心式低壓煤漿泵在中煤陜西公司氣化裝置應用以來運行穩定,節電率達33.1%,單臺套設備年節電20.6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05噸,并且提高了使用壽命和運行可靠性,有效解決了原進口機泵設備振動頻發等技術難題。
除中煤陜西公司外,該技術還在甘肅、內蒙古、云南等地的化工企業獲得成功應用,保障泵機組高效、低耗運行,助力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節能效果顯著。
嘉和科技與諸多國內高校、科研單位等建立了合作關系,科技成果收獲滿滿。2019年,“高端石化離心泵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2年,嘉和科技依托工信部“智能化泵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成立云南流體規劃研究院;2023年2月,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在嘉和科技設立全國硫酸及硫化工行業耐腐蝕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嘉和科技開發的《化工過程泵低碳可靠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成果今年又榮獲云南省科技獎二等獎。
據悉,云南流體規劃研究院設立虛擬模擬仿真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智慧節能系統研究中心、云南省低碳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力學性能實驗室、云南省計算機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等,由嘉和科技聯合中石化南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江蘇大學等成立,致力于流體工程裝備研發及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石油化工、硫磷化工、煤化工、有色冶煉等領域高端裝備,在高效節能、可靠性及長周期運行、智能化、新材料等方面創造關鍵技術成果;整合國內外先進技術,凝聚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建設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制定流體工程裝備標準,開展技術孵化,承接市場、政府、高校、企業或科研機構委托的項目進行科技研發、成果轉換和技術應用,打造集市場、開發、科研、生產、營銷一體化的技術創新機構。
嘉和科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
“智慧大腦”助力綠色智造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地迅猛發展。嘉和科技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2019年成立嘉和智慧公司,依托大數據分析、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建智慧運維服務系統并布局全國多地,實現數字化智慧能源管理、運行狀態自診斷分析、機組運行智能控制、關鍵設備預見性維護,為用戶提供數字化健康診斷、數字化精準運維、數字化設備評價等全方位服務。
2020年,嘉和科技創建的智能化泵站大數據中心獲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該中心是集泵站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傳感技術、自動化遠程控制技術、無線通訊技術、互聯網+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臺,在保證內外部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基礎上,建設符合“5G+工業物聯網”的特種工業泵智能制造互聯協同平臺,打通信息應用系統之間的壁壘,形成數字化流程,做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遠程故障診斷,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特種工業泵產品綠色制造,推動產業技術升級。
2021年,嘉和科技以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優化調度為主要技術特征的在線監測系統,在云南三環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成功應用,為客戶提供預知性智慧運維服務,提高設備的安全運行穩定性,降低整體運維成本,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益。
“雙碳”戰略背景下,嘉和科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追求工業泵產品綠色制造。因完成50噸核證自愿減排量注銷,2022年6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為嘉和科技頒發《碳中和證書》,JHB高效智能高溫濃硫酸液下泵成為國內首家碳中和泵。
2023年10月,國家節能中心公布第四屆重點節能技術應用典型案例,嘉和科技開發的“化工領域流程泵高效節能技術”,在中銅集團、金川集團應用的高溫濃硫酸泵節能改造和循環酸泵節能技改項目成功入圍。
陜西嘉和技術人員搶修進口多級離心泵
搶抓機遇高端制造再出發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隨后,工信部等部門相繼出臺《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等,明確提出推動石化化工老舊裝置改造,更新老舊反應器(釜)、精餾塔、機泵、換熱器、儲罐等設備,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年產機泵1.1億余臺,工業領域每年因磨損和腐蝕等原因導致設備停產、報廢造成的損失約高達千億元,巨大的資源浪費還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這為再制造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產業政策的加持推動下,嘉和科技始終把國家急需的中高端關鍵用泵作為研發方向,將結合全球高端泵領先技術,不斷優化產品結構,以自主創新推進國產化替代。同時,配備了柔性加工生產設備、無損檢測設備、3D掃描儀等設備,建設再制造產業平臺,推動再制造技術與裝配數字化結合,為石油化工、煤化工、硫磷化工、有色冶煉等領域機泵設備提供定制化再制造服務,實現資源回收循環利用。
嘉和科技響應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及“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深化國際貿易合作。目前,嘉和科技與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亞、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相關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朋友圈”越來越大。
洪文燦表示,作為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嘉和科技將一如既往聚焦特種工業泵主業精耕細作,堅守“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和“以卓越的技術和服務參與建設美好的世界”的企業使命,堅定不移走科技強企、可持續發展之路。該公司將在國內外市場的雙重視角下,以高品質、高技術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節能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化工企業實現安全、減碳、降耗目標,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努力做大做強民族品牌,成為全球化特種工業泵解決方案百億提供商,2030年前力爭實現服務客戶1000家、改造設備10萬臺、減排二氧化碳1600萬噸的任務,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嘉和力量”。
(圖片由企業提供)
12月26日,從鎮海煉化傳出消息,中石化寧波鎮海煉化公司上榜《浙江省第二批雄鷹企業名單》,寧波市鎮海區實現雄鷹企業“零的突破”。此名單由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全省雄...
12月26日,從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在鹽湖股份公司近日召開的“十五五”規劃編制啟動會上,該公司全面復盤通報了“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認為主要目標指標進展總體符合預期。
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發布公告,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有關規定,對江蘇...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近日公布確認了2024年度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名單,黑貓集團所屬的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安徽黑貓新...
基層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2024年來,新疆能化秉持“在暖心服務上樹品牌,在基層基礎建設上求實效”理念,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從“兩堂一舍”的細微之處著力,到搭建多元職業交流平臺的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