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報近期刊發的智庫研報《中國純堿跨入天然堿新時代》,引發業界高度關注。為更全面地剖析純堿這一基礎化工產業如何轉型升級、老產業如何迸發新活力的重大問題,助力純堿行業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邁向純堿強國,本報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再次策劃重大深度觀察報道。即日起,將刊發《純堿工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述評》系列文章,探討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純堿行業企業如何順應變革、自我革新、加快轉型。歡迎業界踴躍投稿發表關于推進純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變化,是時代前行的永恒旋律;不變,則是相對且階段性的駐足。哪怕像“三酸兩堿”這類歷經百年發展演變、在當今產業圖譜中傳統至極的基礎行業,亦從未停下深刻裂變、迭代升級的變革步履。世界跨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來臨之際,中國純堿工業春潮涌動,往昔天然堿資源匱乏,今朝儲量驚世,內蒙古阿拉善、通遼,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相繼發現大型天然堿礦,點亮了純堿工業新的曙光,預示著中國純堿工業向綠色低碳發展的歷史機遇突現。隨著天然堿純堿工業的強勢崛起,為共和國化學工業作出巨大貢獻、具有百年深厚底蘊、化學法制堿一枝獨秀的中國純堿工業,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革與重塑,從而成為時代巨變大潮中的產業縮影。
純堿是中國近代化學工業的開端,從化學制堿法起步,從“洋堿”一統天下,到國貨自立自強,中國躍升為世界產能、產量最大的純堿生產國,我們歷經了百年的艱難探索。
回首純堿工業的發展征途,其奮斗歷程凝練了實業報國、創新爭先、國際合作等中華民族精神內核,在民族精神譜系中熠熠生輝。
上世紀初,華夏大地積貧積弱,“洋堿”充斥百姓生活,關鍵生產技術被索爾維公司壟斷。愛國實業家范旭東挺身而出,于1917年籌辦永利制堿公司,選址天津塘沽。剛獲美國博士學位的侯德榜應范旭東感召,于1921年歸國,擔任總技師。他們突破索爾維法(氨堿法)封鎖,掌握化學法制堿精髓,建成亞洲首座純堿廠。1924年8月永利堿廠投產,1926年8月“紅三角”純堿斬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金獎。自此,中國不能生產純堿的歷史宣告終結,中國純堿自主生產的大幕就此拉開,范旭東與侯德榜作為中國純堿工業的先驅,永遠為后人所銘記,青史留名。
此后,抗戰烽火突起,為將民族工業的一點骨血和薪火保存下來,永利堿廠被迫西遷四川五通橋。可是當地深井中鹽鹵濃度低,造成原鹽生產成本很高、價格昂貴,食鹽利用率僅70%,制堿的成本太高,索爾維法制堿難以為繼,外購察安法專利又受挫。侯德榜毅然決定自主探索。1939年春,他在香港設立實驗室,深入研究了公開的察安法專利說明材料,規劃了新法制堿實驗流程。經過500多次循環試驗、2000多個樣品分析,新的工藝流程終于在1940年完成,這就是彪炳史冊的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新工藝使得食鹽利用率達到98%,食鹽中的氯不再生成無用的氯化鈣,而是制成農業用的氮肥氯化銨。而且,制堿與合成氨的聯合,簡化了生產流程,解決了廢液廢渣排放,增加了化肥品種,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提高了投入產出等綜合指標。
至此,中國純堿技術比肩全球前沿,純堿也成為近代以來中國第一個與世界技術同步甚至創新領先的基礎工業門類。侯德榜隨后將專利技術公之于眾,使聯堿法技術成為普惠世界、普羅大眾的公共創新成果,為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帶來了福祉。也是依托自主研發的制堿技術,中國隨后數十年間建立了龐大的聯堿和氨堿產能。截至目前,全國純堿總產能已達到3970萬噸/年,多年穩居世界首位。
氨堿和聯堿法制堿技術各有千秋。氨堿法所用原料易得,設備簡單,而且是以液相和氣相作業過程為主,適于大規模連續生產。其缺點是原料鹽利用率低(以鈉計最多為75%);每產1噸堿需要排放8~10噸廢渣、廢液,排放1.13噸二氧化碳,污染環境。而聯堿法很好地規避了氨堿法的短板,是世界制堿工業的重大技術革新。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土壤板結、土壤酸化鹽堿化、土壤失活等生態問題的凸顯,氯化銨作為氮肥因其對土壤的負面影響和對某些作物的生長抑制作用而逐步退出歷史舞臺。這對大量副產氯化銨的聯堿法也帶來了巨大沖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顛覆性的天然堿法橫空出世。中國的天然堿開發始于上世紀70年代,依托為數不多的幾個天然堿礦,天然堿制純堿產業初成,且技術迅速趕超美國。后依托亞洲第一堿礦河南桐柏堿礦,掌握天然堿開發技術的內蒙古博源集團分階段建成了150萬噸/年純堿、85萬噸/年小蘇打生產線,打造了聞名遐邇的“中國天然堿之都”。隨著內蒙古阿拉善超10億噸特大型天然堿礦的發現,中國具備了建設千萬噸級純堿基地的條件。內蒙古博源集團依托雄厚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建設全球產能規模最大的天然堿純堿項目。其中,一期工程總產能為500萬噸/年純堿、40萬噸/年小蘇打,現已全部建成投產;二期工程產能為280萬噸/年純堿、40萬噸/年小蘇打,將于2025年全部建成。加上河南現有的天然堿純堿產能,我國代表純堿新質生產力的天然堿法制純堿產能已逾千萬噸。以此為標志,中國純堿工業以天然堿為主導的新時代啟幕。
不同于氨堿、聯堿等化學合成制堿法,天然堿制純堿屬于物理提純法工藝,從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堿礦中提取純堿,產品天然綠色、品質很高,而且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實現零排放。天然堿法在國際上早已成為制堿的主流工藝。如世界上老牌純堿生產和出口大國美國,在發現天然堿礦并實現開發加工純堿后,9家氨堿企業短時間內全部退出。日本也關閉了全部5家氨堿法純堿企業,改由從美國進口純堿。目前,隨著土耳其天然堿礦的開發,氨堿法的發源地歐洲也陸續淘汰氨堿產能,轉而進口土耳其的天然堿純堿。而中國因為一直受制天然堿礦資源儲量限制,迫不得已以化學法制堿為主導。但隨著內蒙古阿拉善天然堿資源的發現和大規模開發,以及內蒙古通遼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又相繼發現世界級的天然堿礦,天然堿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時機已經成熟,中國純堿工業這場“百年變局”正澎湃激蕩,奔涌向前。
??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探獲亞洲最大規模隱伏單體富磷礦床——我國一系列重大找礦成果14日集中發布。自然資源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要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
在日前舉行的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大新聞暨年度輿情報告發布盛典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指出,2024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保持總體平穩,起到了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主力軍”、能...